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频道 > 国内新闻 > 地方专刊>正文

陈竺老师用雷锋精神塑造学生心灵

时间:2021-04-02 05:55:33    来源:大公新闻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来说两句() 字号:TT

  雷锋是中国民众的精神偶像,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

  每到三月雷锋纪念日,各地的中小学校唱响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的嘹亮歌声。

 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各班学生在学校号召下,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,在社会上开展“学雷锋,做好事”活动。 

 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初一(20)班的学雷锋活动,在班主任陈竺老师的热情带动下,创意独特、注重实效、持续时间长,分别在校内外活动,在校园构建了红色文化风景。

  在班主任陈竺老师的倡议下,初一(20)班从三月初自发组成多个课外“学雷锋小组”,在公园、小区、食堂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,帮助打扫卫生,给子女不在身边的退伍老兵送水果包饺子作家务,向群众宣传雷锋精神,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学雷锋活动中,荣获市民的好评和称赞。

  同学们在社会上做了好事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,到了学校交流起自己的心得和体会,兴奋不已。

  陈竺老师是位勤奋认真的青年教师,又是一位经验丰富、懂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优秀班主任,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感染力。现在这批学生,是她将从初一带到初三的第五批学生。

  陈老师在同学们学雷锋活动中因势利导,鼓励同学们把学习雷锋精神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,如何随时在身边发现需要我们按照雷锋精神去做的事情,把雷锋精神落实在今后的成长中,成为人生的一部分,而不是简单应景式的一时一次走过场。

  初一(20)班的同学们在陈竺老师的引导下,学习雷锋精神热情高涨。在热议中,他们发现自己学校开展“书香校园”的开放图书区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清理了,图书摆放零乱,书架和一些图书上灰尘很多。于是,他们说干就干,全班同学利用午休时间,来到学校“书香校园”开放图书区,分成几个小组,有的重新归类摆放图书,有的扫地拖地打扫卫生,几个男同学推来两人多高的进行图书整理专用的滚动大铁架,互相帮扶着爬上去,清理大书架上的经年积尘。  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一个班级学生的精神状态,是班主任性格和精神的体现。

  20班班主任陈竺老师出生在正能量的家庭,她的爷爷和姥爷是从青年时代献身人民军队的老革命,在重大纪念日得到过国家颁发的勋章。陈竺都是在这样家庭的影响下,形成了正直、善良的品格,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,从小有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高远理想,高中时就成为中共党员。自北师大数学系毕业到明珠学校参加工作后,以“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”为己任,注重学生学习提高的同时,更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。“育材更要育人”是她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。现在这批学生,是陈竺老师将从初一带到初三的第五批学生。

  此前带的四届学生,也是陈竺老师育才更育人”的实践。每年“学习雷锋活动月”,陈竺都是领着同学们设计活动方案。

  2015年3月29日,星期日。陈竺老师带领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一(4)班学生和部分家长,到位于二道区三道镇的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祭扫,参观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,缅怀雷锋,缅怀革命先烈,并在陵园附近进行倡导文明祭祀活动,张扬红色文化和革命正气。

  2018年3月18日,星期日,民俗“二月二龙抬头”日子。陈竺老师带着她新带的初一(8)班51名同学到长春市儿童福利院,为那里的孩童送温暖,带去了捐助和歌舞表演,还为那里的孩子开展了街头爱心募捐。

  今年,由于受到疫情影响,这届新生们不弱于往届学长,在条件受限中做得同样精采,留下了美好记忆,像雷锋一样做人做事的精神融入到他们人生之初。

  少年强,中国强。少年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有力量,我们大中国未来可期。

  回顾带五届学生的学雷锋传承红色精神的社会实践之路,陈竺老师感慨说:“育材更要育人,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幸福,不知道生活中还有需要帮助的人,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雷锋精神去做的公益事。通过举办这类活动,希望同学们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中,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,拥有一颗雷锋那样真善美的心,增强同学们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,把中华民族的善良美德传承下去,让他们在将来的人生中仁者无敌”。

  东北师大附中的学雷锋活动,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伟人发出全国学雷锋号召开始,一直坚持到现在,跨越了不同的年代,影响了一代代学子。

  名校名师源自学校坚持了几十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。

  这次明珠校区初一(20班)的学雷锋活动,是陈竺老师教书先育人理念的坚持,是东北师大附中五十多年坚持用雷锋精神塑造学生品格的一个缩影,也是注重师德师风师技建设,用集体的合力共建名牌学校的底气和力量。

  春风年年有,雷锋精神在东北师大附中各个校区四季常青。

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