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频道 > 国内新闻 > 新闻评论>正文

记者见闻:第二届中国民间书画节一派繁荣景象

时间:2016-06-29 05:34:40    来源:大公新闻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来说两句() 字号:TT

中国大公新闻讯 第二届中国民间书画节如期举行。既是节日,少不了歌舞,少不了表演。节日既是文化,在以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节日里,该是怎样的情境呢。

记者看到、听到、想到:这届民间书画节,用爱党、爱国、爱领袖构成活动的主线。从成年人书法表演、独唱节目,再到中小学生地书展示,突出的是爱党、爱国、爱领袖。78岁卢伟老先生朗诵毛泽东诗词、写爱党爱国词句,张孟桐在主会场也是这样,孔爱菊唱的是《我爱你中国》,中小学生们写的字是毛泽东的题词: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

记者看到:82岁老记者参与采访,从早上早起,从长春市文庙再到华联古玩城上下楼,再到坚持始终。他在台上仍然不忘拍摄。他是大名鼎鼎的老记者刘恩泰。

记者看到:台上的嘉宾,或是爱好书法、或是著名的书法家,或是对中国书画的崇拜,年龄较大,在这样的场面愿意参与,以快乐、幸福的心愿参加节日活动,心情饱满、笑容满满。

在主会场有一些老者,问及年龄,都在70往上,常常是伸出拇指和食指,80再往上。他们对书画的热爱是倾注了一生,书画习惯也反哺人们健康长寿。从事书画的人,健康长寿。

记者看到:从事艺术的人有留胡子、留长发的多,对于衣着,他们感觉合体、舒适就好,而他们内心的追求的是作品“咖”的极致精神,作品代表艺术家形象,每位艺术家都自信自己的作品是最棒的。当然,每幅作品有法,又于法外,能够超越自己的是法外致胜。

记者看到:许多大家,著名书画家们对民间书画节,对主办者支持,谭彬、谷春平、马弘亮、盖洪才等大咖供作品又到会站场助力。

记者看到:拍摄的人员敬业,仿佛被刘恩泰感动着,自觉奉献。脸上流汗,上身湿透,还保持着微笑。


记者看到:父女俩同时参展,是父亲支持鼓励女儿,还是女儿促动促进父亲再接再厉呢。两个人的画,有着相同的世界,追求艺术境界。盖洪才与盖金秋谁也不说,享受节日的幸福中。

记者看到:大家都喜欢拍照,拍摄别人,也喜欢被拍。在张孟桐现场、在手撕书法现场、在旗袍走秀现场,在所有的空间,新朋老友吉相逢,拍照、合影已然是最好的珍惜、最好的证明:在同一时间、同一地点,有着同样的热爱。生命犹在,热爱不老。


记者看到:艺术家很谦逊、很和蔼、很亲切,他们在学习,向他人学习,站在他人作品前,在揣摩,甚至手指在空临一样,真诚、忠诚加虔诚。马弘亮集多项艺术于一身,其篆刻造诣很深,一笔金鱼更是著名。而越是成名的艺术家越谦卑,如空杯一样,不自满。


记者看到:节日,一定是群众性的。在节日里,人们身着盛装,有节日的心情。

记者看到:人们对书画衷情、热爱的态度表现在拜师。卢伟老先生身边一群弟子,张孟桐刚刚表演完毛体书法,就有人请求拜师。

记者看到:从第二届中国民间书画筹备到开幕,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,他们拥有爱心,刘乐乐等代表着节日活动的形象。谁能知道,刘乐乐不仅绘画出色,对乐器演奏还十分出众。(谷永江提供片)



市场对书画的需求,促进了经营项目的发展,增强了收藏兴趣与书画增值效应。书画市场需要培育,良性发展必然带动书画繁荣。

节日的构成,不是一个地区、一个城市的事儿,是推向全社会、全民族的才有意义。在北京、杭州等地,广大地书爱好者与第二届中国民间书画主会场一同举行活动。

艺术家涉猎领域十分的宽泛,谷永江不仅拿起笔挥毫潇洒,画面出类拔萃,站在台上演奏也十分精彩。人要干成事,学到真功夫,努力、坚持十分重要。


中国民间书画节一派欣欣向荣景象,而从内容到形式上,传导的精神与文化,艺术与思想的落地成果,反映着爱党爱国爱生活的旋律,艺术家的高尚情怀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(采编:李牧)

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