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民生经济 > 人物 > 正文

赵利民:绘画与水为伴与山永恒

来源: 时间:2019-03-05

绘画与水为伴与山永恒

-----访当代山水画家赵利民先生  记者李牧

   

  赵利民笔名李民申,号白头山人,1962年生于吉林明城,此前没有听说过明城,因访赵利民知道吉林有明城,他26岁毕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,从1981年至今在林业部门工作,从事林业调查、规划,接触最多的是山、水和森林。说赵利民为当代山水画家的出处就在这里,他是触摸山水的画家,用自己的视觉、感觉、映像再现他对山水的挚爱。

  在赵利民绘画中,许多作品是赞美吉林,歌颂家乡的。从《秋成四季图150x1700px》、《美在关东136 x1700px》、《长白林海136 x850px》和《长白山330 x3750px》绘画中,感受赵利民用笔和色彩倾诉对大美吉林的爱。有一幅作品《北国风光胜江南》是将个人对家乡的爱与自豪感表达了出来。

  赵利民是长春,是吉林的骄傲。从他的感悟与恪守语录中见到。他说,山以载物为美,水以润生为德。

  赵利民岗位在林业,他在用画笔歌颂自己的事业,敬业到了极致。

  赵利民在长春大公书画院担当首席艺术总监,是当之无愧的,说他是当代山水画家也是当之无愧的。

  在赵利民家里,居室不是很大,突出的是两米四二长的案板,上面陈列画具、画稿,两面墙布满新作。赵利民说,在家随意画,站着、坐着,有时候在长条饭桌上也画。

  我想起几天前五位艺术家朗诵的《陋室铭》,眼前的赵利民令人深深的敬佩。

  触景生情,让人想象到赵利民在家时间以创作为主,累了睡,睡醒了画,在静静的夜里,尤其是冬季寒冷的长夜里,笔与纸的磨蹭、摩擦声在画家心中如轰鸣的锣鼓,摧人奋进,心与灵对山对水对一草一木的理解渐渐呈现出来。

  山石、山涯险峻幽深,那似云似雾弥漫丛山丛林;水,自然而然,顺理成章,款款地随山就弯而来,可见可隐,矜持与羞涩,如多情的少女;又如森林莽汉,蹀蹀撞撞,为山林醉了,扑向前方。水是山的血,是山的魂,至上而下,蓄势、顺势涌来,带着大山、十万大山的生意、生机、生态和生灵到眼前,这是近看,一棵棵树,枝繁叶茂,是活着的,迎着风,片片叶子伸向阳光。

  而跷首眺望那幅《苍山清流》,层山叠嶂,那是天阶、太极、风和水,蕴藏着旺盛、旺运和旺势,鼓舞人心。

  《山高水长》仿佛如五线谱变奏折一般,时而那洋洋洒洒,一会又潺潺徐来,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。确切说,赵利民将动律融入画卷中。

  那幅纪念长征的作品,《西风卷起红旗艳,万里长征换新天》用色彩、线条诠释对毛泽东长征诗理解和再创作,将“只等闲”与“从头越”结合越来,给人希望,对革命最终胜利充满信心。同时也告诫,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赵利民的作品是欣赏性的教材。

  赵利民的画已不单单是画,是对山林,对生态,对生命的赞礼,身置其中,呼吸到草药味,呼吸道了负氧离子,陶醉自然,健康百年。同时,感到对对大自然的敬畏。

  赵利民不仅是画家,还是书法家,诗人,社会学者,著有多篇思想类文章,出版《道德经·利民译》专著。

  作为艺术家,从长春市画家角度、成分来看,举办个展的不是很多,将作品制集册的也不是很多,从对社会实践和社会贡献而言,他催人奋进。

  日前,赵利民接受中国大公新闻资深记者朱明杰采访。

  赵利民作客中国大公新闻《中国文化名人之后》编辑部。 摄影/李牧

责任编辑:admin
栏目分类
Copyright? 中国大公新闻网 (香港)dagongxinw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主办单位: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(香港)
新闻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:lm2621@163.com
本站热线电话:18643073610
监督电话:18643073610
网站登记号:lm2621@163.com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56876号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