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东方的《父亲当年是儿童团的》
天气晴朗,室内暖融融的,父亲的情绪很好,精神头儿看上去也很足,看着电视美滋滋儿地。
老人已经八十七岁了,今年生病住几次院了,精神头儿恢复到现在这样还是头一回。
看到这样,我有意识地跟他聊聊闲话儿,看他的记忆力恢复的怎么样儿,就带着笑容问他,爸,老家的土特产什么最好吃啊!想一想给您做一个好吃的。
听了我的话,父亲寻思了一会儿,清清咳了一声,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,回不去老家了,要是能回去老家,我最喜欢吃老家的“爬虫”(蝉的幼虫),一大早晨起来,拿上一个“小筐子儿头”,到“行边儿上的圩子头”里的树林去摸(找寻),模回来一“小筐子儿头”,把它泡在水里,等它把肚子里的脏东西清出来,凉干了水,用盐和佐料味上,等进了味道再凉一下,过了油是相当好吃了。要是爱喝酒,再配上一小碟儿的盐煮花生米,喝上一小杯白酒更好了。
看到父亲这样清晰的表诉,我很高兴,就对他说,这东西老家兴许还有,但是咱东北是没有,您看还爱吃点儿啥。
父亲想了想说,别的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了,弄点儿红烧刀鱼吃吧,别的东西都吃够了。
行,中午下去到市场,买回来晚上给您做。
这时,电视正演着电视连续剧《铁道游击队》,他看着看着,嘴里哼唱起了山东老家当地独有的一个小曲儿,一呀嘛一更里呀,是黑罢了天,集合的队伍听我把话谈呀,今夜晚,要攻进东平县呀,消灭那鬼子呀还有汉奸呀。
这首小曲儿,父亲唱的很完整,说明他的身体恢复的很好,记忆力也恢复的不错。我就问他,这个歌您唱的这么好,还能记的当年是什么情况不了?
父亲慢慢说,都差不多,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地吧。
接着,父亲便给我讲当年的往事。
父亲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的一个村镇。他回忆说,那是他十岁左右吧,正是八路军、国民党中央军和日本鬼子在山东混战的时候,日本鬼子被打的到处乱跑,八路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就跟着追着打,有时候还打“拉剧战”,打过去又打回来,老百姓过不安生,到处东躲西藏。后来,把日本鬼子从济宁南打到了东北边的东平县里。我十来岁,天天跟着儿童团和妇女会,给八路军送东西、放哨。
有一天,村子里开来了八路军的正规军,县里的民兵大队也到咱村里来了,看上去得几百号人,说是要打大仗,攻打鬼子和伪军盘据的点子东平县。记的八路军的一个正规连和咱们的民兵县大队住在咱村上,儿童团和妇女会都唱着这个歌,来回为八路军和县大队的民兵送东西。一天夜里,突然听到村里吹起了紧急的集合号,八路军、民兵全都集合到了村西的场上,都是全副武装手里拿着枪。八路军的一个干部讲完话,部队就快速出发了。
过了三天时间,县民兵大队的人回到了村上,仗打胜了,消灭了很多鬼子和伪军,但是八路军和民兵也牺牲了很多人。
父亲讲完这段回忆,再看着电视说了一句话,不容易呀,哪寻思能活到现在啊!
是啊,新中国和平来之不易,人民的翻身幸福生活更来之不易,珍爱和平,珍爱幸福,愿世界永无战争。
作者刘东方,从小酷爱文学、书法和美术,再为辽宁省抚顺市诗词协会会员,东洲区作协副秘书长。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