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民生经济 > 人物 > 正文

马弘亮与“一笔鱼”的旺财造诣

来源: 时间:2016-06-13

说马弘亮是当代教育艺术家,缘于他将个人对艺术的认知、理解、感悟说出来,听者受到熏陶、启迪。他讲书画篆刻等构成自我理论与系统,由印象、抽象再到具象; 马弘亮在长春老货古玩城有间工作室。名曰:聚贤坊,聊茶、作画、写字、篆刻于一体,空间弥漫着艺术灵气,向外延伸、释放、扩张,因而说他是教育艺术家。这里有珍品展销,当是马弘亮额外的事了,业内人说是玩。这里何止是玩,如人生真谛。

马弘亮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。

几次幸会,是由长春老货古玩城张志敏董事长牵线,喝酒、畅谈、挥毫写画。从冬天到夏季,马弘亮的帽子没见摘下过,披衣裳和端着烟思索的样子是 标致性的动作。帽子、披衣、烟,如魂。如他笑起来,孩子一般的真诚。从他真诚、坦然的笑容中体会艺术生命,活着的生命,对世界美好的祝愿。

在长春老货古玩城二楼,再往里走是他的工作室,虽然不大,却是满满的,又有条理。在这里,有时又见不到他,他喜欢转悠,与古玩城里的人都能谈天。

马弘亮,1960108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。自幼承家训,喜爱书画。80年代拜东北师大美术系陈位昆老师学习中国画。1985年参加中国书画大学国画系继续学习深造。多年来从事美术教学与书画创作,书画作品流传广泛,深受国内外收藏者的喜爱。除对书画潜心研究外,他还是收藏和篆刻专家。现为吉林省美术协会会员,吉林省长春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,吉林省周易学会理事。

马弘亮个人成长是励志故事。

他十年专攻“一笔鱼”,他画的鱼为鲶鱼,但被喜爱者尊称为“龙鱼”。他画的“龙鱼”达到了一笔出神韵的效果,有“画尽意在”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,有国内一笔鱼的美称,受到了书画、收藏界的高度评价。“龙鱼”多次作为吉林省政府国际文化交流礼品赠送给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等国的重要官员,还被吉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。

马弘亮笔下的“龙鱼”特色是:一笔挥就,S造型,浓淡相宜,如在水中畅游玩般的鲜活,鱼鳍摆舞,一派生机。马弘亮写与画间沉稳、凝思,一笔鱼一气呵成,落款后,押上印,自我欣赏,然后是欣慰的笑容。这个过程见过几次,观察他的笑容是真诚,是孩子般的真诚,透彻着生命,活着的艺术。

他潜心研究鲶鱼的结构,用减法去画,用笔流畅,中锋、侧锋兼用,并带有飞白书法效果,可谓浓、淡、干、润、形皆备。他把易学也巧妙地融入了画中,须子用葫芦造型后形成吉祥数字“88,谐音“发发”。他的一笔鱼画在宫廷黄或宗教黄色宣纸上,用墨色画出,把画面烘托出吉祥,喜庆的氛围。一次笔会上,他画出的50余幅一笔鱼被一抢而空,结束时还被索画,购画者包围着。每当如此,他都很愉悦,因为他的一笔鱼与百姓接地气、喜闻乐见,令观者爱不释手。

他的一笔鱼,已被誉为“一招鲜”,然而却得益于“一步先”。他深谙:创作才有生命,制作永远是匠人。由于他的一笔鱼与周易结合紧密,深具内涵,吉庆祥和寓意,在一些大宾馆、大企业家的办公室内,乔迁新居的主人厅室中,均留下了他的笔墨作品。在采访过的许多爱好书法绘画的人,尤其是大企业家,他们因室内马弘亮“年年有余”而旺财,拥有一幅“年年有余”的“龙鱼”,不仅是心理愉悦的环境,更是一种场能,暗引力。

马弘亮书、画、篆刻三艺一体。他常年握刀冲石,手指上留存下了硬茧。他常说,印从书出,印是笔墨艺术的延伸。因而他的书法,篆刻互补互进,一刻两得。他把手中刀视为铁笔,聚与散,直与曲,粗与细,密与疏,点与线,藏与露,这些书法之功力,线条美感,刀石之中。他那厚厚数本拓本,即是他篆刻功力与成就的汇载和佐证。

他虽不是院校派,却是独行艺术派,用自己的笔墨语言,表达着自己对大千物象的感受、感知、感动、感慨。他从未幻想过用书画当叩门砖,企图敲开生活与生命的富足与升华。因为他常怀知足常乐之心。他在一个多姊弟的普通家庭中走出来,他不奢求、不妄想,作普通人,生活得普通更普通。他信奉“德先于艺”这句古人先贤们质朴的箴言,只要能人生艺术,艺术一生足矣。

马弘亮在艺术创作中还藏于书画一体的“仙”字。他把仙字偏旁用象形字演变成醉者,依在山旁,然后用重墨大笔挥毫出山字,此作品书画一体,又不失为书法,因而也深受市场的青睐。知名记者卢玉鸽也这样想这样说。

马弘亮“一笔鱼”、“一字仙”作品,在写他50余载生命,旺运向前。





责任编辑:admin
栏目分类
Copyright? 中国大公新闻网 (香港)dagongxinw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主办单位: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(香港)
新闻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:lm2621@163.com
本站热线电话:18643073610
监督电话:18643073610
网站登记号:lm2621@163.com
互联网备案许可证:京ICP备12056876号
Top